欢迎您来到河北省残疾人救助协会官方网站!
李春平
来源:河北省残疾人救助协会 发布时间:2019-10-17 查看次数:

 

 李春平,1949年2月出生在江苏淮阴,祖籍山西临汾,慈善家。因一段旷世情缘,他为万众瞩目;因从不间断捐赠,他成为行善大家。更难得的是,他把慈善当作自己的专业,而不是业余的玩乐。他被称为中国“百年慈善第一人”,他忏悔无门却慈善有方。20年来,他以平均每天30,000元的速度向各类需要救助的人捐赠,捐款总数累计已超过2.8亿元。他因此被誉为“百年慈善第一人”,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“慈善家”荣誉的第一人。2012年9月11日,李春平捐26万建消防伤残基金。

慈善档案:

2006年4月16日,向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青少年基金会“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”活动,捐赠100万元人民币,同日,向北京市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人民币。2006年5月8日,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,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“慈善家”称号。

经历了一场在外界看来有些惊心动魄的名誉权诉讼之后,美籍华人李春平仍然处变不惊。在他心中,似乎没有什么事比慈善捐赠更重要,他不停地捐款,犹如一架硕大的纺纱机,绵绵不绝地牵出洁白的丝线。

2007年2月26日,是李春平58岁生日,当天他又为公众献上了自己的一片爱心——拿出3000万元成立李春平慈善基金。他告诉记者,这也是送给他自己的一份生日大礼。花巨资成立基金会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位慈善家身上,但在他本人看来却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了。的确,这仅仅是李春平16年来无数捐赠中稀松平常的一次。

专心慈善

1990年,继承了大笔遗产的李春平回到了中国,开始了他的慈善事业。做慈善事业的人,特别是频频捐赠的人,通常是有钱的企业家或者收入奇高的职业者。惟独李春平不一样。李春平强调自己是最纯粹做慈善的人。尽管回国捐赠已经持续进行了16年,但看上去李春平似乎一直在吃老本,他没有做企业,没有公开的营利项目,更重要的是,他的捐赠也是从不图回报的,甚至连善名都可以不在乎。

和许多慈善家不同的另外一点是,李春平捐款一般都是现金,从不以物代金,每次捐助都给予被捐助者最直接的帮助:“我觉得帮人用在最直接的地方,它可以直接变成各种东西。既然要捐,那就真心实意地捐,捐多少是多少。”

这正是李春平的性格,用平常心对待钱,也用平常心对待哪怕是再隆重不过的捐款。

“我和有的企业家不一样,我捐款不图任何回报,不图名,也不图利。”他直率地说。

事实的确如此。正因为不是将捐款当作赢得名声甚至再依靠名声赚更多的钱,李春平的捐款没有特定目的,所以没有特定对象,只要他觉得需要帮助,就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。因此,他的捐款对象没有地域和行业限制。

让李春平至今印象最深的一次不留名捐赠,发生在他的家里。那一次,一个东北人推着三轮车拉着老婆找到李春平的家里求助。

看着眼前这对夫妻的窘境和渴望的神情,李春平二话没说,就给了人家钱。后来,这对夫妻又来过李家几次,每次来,李春平每次都给。

“您就没有想过这些求助者的真实性吗?对于每一个求助者,您都会给吗?”《公益时报》记者问。

“我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都会给”,李春平说,“至于真实性,我不是没考虑过,但又没法考虑。比如那东北人,人家老婆瘫痪了,还躺在三轮车上,你能说要她站起来看看吗?人家都那样子了,只能给啊。”

实在的李春平告诉记者,有时候,一些人还拿着村里开的贫困证明上门求助。一万,两万,三万,李春平就那么无数次地将自己的钱给了别人,除了求助者和他自己,没人知道那些捐款的细节和数额。

行善成为终极目标

16年来,李春平的捐款遍及全国,并且都是以现金形式捐出,包括他自己在内,任何人都无法统计他所捐赠的准确数额。事实上,这些数额对李春平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,因为他觉得没必要统计,“捐了就捐了,如果还念念不忘那些已经捐出去的钱,那就没有诚意了。”

对于李春平不同于其他慈善家的善举,一位名叫“泡泡狗”的网友有一段经典的评价:

这个世界上的善行有两大类,一类是工具型的,一类是目的型的。前者只是将慈善当作营销手段或者炒作方法,行为人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赚到更多的钱,所以他在行善前要仔细思考,要考虑风险成本和回报的可能性。后者则是将行善当作终极目标,他不为别的,就为内在的良心发现。对于这些人而言,任何需要救助的人,都是他行善的对象。他之所以不考虑对象分类,甚至不怀疑对象的真实性,就在于他不求回报,只求普度众生,他把慈善当作专业或者事业。这种纯粹的人,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,但有些人在朝这个方向前进,李春平或许就是其中的一员。